在 iPhone 12 未正式发布前,网上断断续续流传着十三更香的言论。
哔哥起初不相信,直到 iPhone 12 用多起车祸反向证实了 13,真的更香。
在开售的 1 个月多时间里,iPhone 12 几乎拿下了吉尼斯世界翻车最多奖。
PS:iPhone 13 曝光信息在后面。
再是虚空散热,在国产机人均三层 VC+ 铜箔主流下,iPhone 12 不采用任何散热措施,全凭空气自然降温。
打游戏机身过热,芯片降频卡顿是基操,哔哥隔壁手持 iPhone 12Pro 的同事,哪怕手机放在桌面上啥也不干,也能感受到屏幕传来的温热,一代游戏神机惨变暖宝贴。(真人真事)
不知道是焦耳给库克的自信,还是物理法则管不住苹果了?
其三是唯心主义的绿屏,网上大量绿屏 iPhone 12 的出现,随后拒绝维修绿屏手机的苹果售后,崩碎了每一个准备换新机的苹果用户的心。
小问题不断,大问题多多,让果粉又爱又恨,买怕出车祸,不卖心痒痒。
哔哥作为同时持有安卓苹果的双机党用户,真心不建议你们入手翻车王肾 12。
现在 5G 停留在测网速的阶段,实用性极低,流量还贵,倒不如做个等等党,等待补足了短板,更完美的 13。
看完哔哥对苹果的凶狠吐槽,某些果粉小伙伴可能会生气。
在此说声不好意思,我不是果黑并非在针对苹果,更不是任何一家手机品牌的粉丝。
单纯是一个喜欢吐槽,键盘敲得响亮的路人网友,或者说是:" 路见不平一声吼,谁家拉胯就喷谁 " 的机圈霰弹枪,俗称喷子。
恰好肾果 12 实在拉胯,槽点满满问题不断,成为了我输出火力的靶子罢了。
当然,你可以选择口吐芬芳以泄怒气,但后果请参考下图 ↓
不讨论 iPhone 12 了,回到我们这次的主题 iPhone 13。
最近出现了不少有关 iPhone 13 的消息,提前曝光了屏幕、设计、电池等多方面的参数。
下面我们一起来瞧瞧,库克这个 13 到底香不香?
5.4 寸的 13 mini;
6.1 寸的 13;
6.1 寸的 13 Pro;
6.7 寸的 13 Pro Max。
它们在外观上沿用 iPhone 12 的直边设计,金属中框 + 玻璃后盖的经典搭配。
右侧实体电源键,左侧实体音量键,后置摄像头模组依旧放在左上角,整体设计与 12 相仿,没有变化。
总结:原来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,库克不愧是库存克星,降本能手。
以前停航母,现在大概停军舰吧,只要刘海依旧在,辣眼程度就没有减轻的可能。
LTPO 技术的优点在于,能够单独关闭开启屏幕上的像素点,达到延长续航的效果。
其中 13 Pro 和 13 Pro Max 终于舍得用国产旗舰机标配的 120Hz 高刷屏了。
支持 ProMotion 功能,类似红米 K30S 上的自适应模式,可以根据手机实际使用状况,刷新率自动从 24Hz 到 120Hz 之间调节,以节省电量。
目前只应用在 iPad Pro2020 的 LCD 屏上,iPhone 13 是第一台支持 ProMotion 的 OLED 屏设备。
不管如何,能省电延长续航,摆脱 3 秒真机霸的称号,对用户就是好事。
苹果是众多手机厂商里唯一老老实实按套路出牌的人,iPhone 13 用 A15,14 用 A16,15 用 A17..... 以此类推。
不同于隔壁某国产大厂,前一代还 990,结果下一代翻 10 倍变成 9000,跨度非常大,不过如此命名实属无奈,寓意最后一代芯片,令人心酸。
A 系列芯片每一代均用最新的制程工艺打造,A15 不出意料将采用台积电的下一代工艺 5nm+,业内称为 N5P。
制程不变,但功率和性能得到改进,说白了 A15 就是 A14 的性能增强版。
其实目前 A14 性能完全够用,超过其他手机一大截,没必要再追求极致算力。
倒不如多多在功耗方面下功夫,提升能耗比,降低热量才是正道——来自被 iPhone 烫伤的用户
外媒 MacRumors 也有对应的报道,他们在苹果与高通的和解文件第 71 页中发现,苹果计划在 2021 年推出使用高通 X60 基带的新产品。
X60 相较于现在的 X50,制程工艺上有优势,基于 5nm 工艺打造,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体积。
支持毫米波 和 6GHz 以下频段的 5G 网络,说白了:更小更强更省电。
13 mini 和 13 将继承 12 Pro 和 12Pro Max 的相机模组,而更高端的 13Pro、13Pro Max,超广角相机则得到大幅度强化,光圈加大到 f/1.8,带自动对焦。
并且全系配备激光雷达,可实现部分 AR 功能,支持 8K 45 帧的视频录制。
说到拍照,得容哔哥吐槽几句。
现在厂商疯狂在手机上堆砌相机元件,花费大量功夫研发对普通人缺乏实用价值的影像技术。
所谓 120 倍变焦、8K 视频录制、1 亿像素的超大感光面积,解析力无敌的 RYYB 传感器等高端功能与顶级硬件。
对普通人而言更像是锦上添花的噱头,瞧着厉害却压根用不上,100 个人里未必有 1 个人适用。
试问哪个普通人天天拿着相机比划捣鼓呢?不用上班打工?不用上学读书吗?
如果是专业摄影爱好者或者视频从业者,索尼、尼康、徕卡、佳能等专业单反不比手机的迷你镜头强千百倍?
明摆着方向错了,但厂商为何不改呢?因为可以拉升手机售价,提高利润。
天下攘攘皆为利来,大家都懂的。
一定程度弥补了 12 电池过小的问题,不过因为物理层面的原因,采用软板同等于与快充说再见。
科普一下,电池软板技术不是啥高大上的东西,出现许多年了。
国内称之为 FPC,中文柔性电路板,意思是可以弯曲的电路板。
参考下图 ↓
不不不,目前没有厂家有实力批量制造此类特殊电池,安全是个大问题。
实际上是以前电池内部的传统印刷电路板,改为了柔性电路板,相比过去节省一点点空间,懂了吗?
至于最终电池容量多大嘛,劝小伙伴别抱太大希望,跟 iPhone 11 持平便是史诗级进步了。
意味着下一代,可能连数据线都不送了,若是你想充电的话?
亲,掏 3 百大洋购买 MagSafe 充电器吧。
其余时间均为 7.5W,算上无线充的物理损耗,充满 iPhone 12 需要整整 3 个半小时,平均 2 分钟充进 1% 的电量。
还不如祖传的五福一安,被友商的 50W 无线快充虐成渣。
如果带着手机套充电,越充越少的反向充电了解一下?
单纯是硬件上的常规迭代与升级,例如 120Hz 高刷屏,更强的摄像头等。
当然,也弥补了上一代 iPhone 12 身上的缺陷,采用软板电池技术,增大了电池容量,使用 LTPO 技术、搭载 X60 基带,进一步降低功耗,延长续航。
但每年为提升利润维持股价的骚操作,继续上演着:砍掉充电口,逼迫用户额外掏钱购买 MagSafe。
不多说,免得有人喷哔哥黑苹果,只希望苹果当个人吧,别钻进钱眼子里,为了利润不断伤害用户体验。
耗子尾汁。